因為喜歡《魔女首部曲:誕生》所以又追了《魔女二部曲:另一個她》,原本期待著第一集的女主角在劇中延續故事線,但是似乎期待總是不如人意,我一邊找著先前看《魔女首部曲:誕生》殘存的記憶,一邊試圖連結劇尾的線索,過了幾分鐘之後,我決定放棄了,先暫時把它當一部新的電影來看吧!
- Jan 03 Fri 2025 16:18
電影心得《魔女二部曲:另一個她》
- Dec 27 Fri 2024 21:33
用一篇文章看完《洛克菲勒 寫給兒子的38封信》億萬富豪的秘密與處事智慧
雖然部落格已停更一年,2024年的我仍保持著閱讀的習慣,每月大約閱讀1-2本書。我將讀書心得調整為短篇形式記錄,方便快速記憶和回想書中的內容。這種方式雖然節省時間,但如果想挖掘更多重點,依然需要依靠目前這種「土法煉鋼」的部落格筆記法,效果更好。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是我近期覺得值得細讀並劃重點的一本書。這些信件雖寫於100年前,但其中的道理在今天依然適用,成為恆久不變的法則。許多近期出版的自我成長書籍,也在傳遞類似的理念。為了方便大家快速掌握書中的精華,我將每封信濃縮為一句重點,供大家參考。
- Dec 12 Tue 2023 17:50
行銷觀察|2024 行銷趨勢 《Kantar 凱度 2024 媒體趨勢與預測報告》
Kantar Group(凱度)成立於1992年,公司從事各種研究領域的工作,包括社交媒體監測、廣告效果、購物者行為分析。文章為 Kantar(凱度)發表的2024行銷趨勢,內容會包含我個人的見解,以及因為英文不夠好不負責任的翻譯,如果需要觀看原文,可前往Kantar官網下載。
- Dec 04 Mon 2023 11:15
好讀冊-讀書心得《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令人深思的行為背後,藏著好玩古怪的心理效應!暢銷百萬冊的日常行為心理指南)
- Nov 20 Mon 2023 14:23
讀書心得《40歲,精采人生才開始》從1萬人的經驗談看見真正該做的事
我常常會認為,人生到了每個10歲一階的階段,都莫名的會有種恐慌。20歲是欣喜,30歲是緊張,40歲則是恐懼,恐懼自己已經不年輕,恐懼上有老下有小,恐懼退休後是否已足夠存好一筆退休金,恐懼自己所處的行業究竟還有幾年可以生存,恐懼50歲之後的職業生涯是否即將走下下坡。自從40歲過後,我開始不斷的焦慮與摸索這最後的黃金10年,是否有有可能是我身為受薪階層所能領到的最高薪資,以及這是不是我最高的職位了?
觀察我身處的這個行業,公司最高層的主管也不過大我4歲,大我10歲的同事更是少之又少,如果不趁這最後10年存下存款,找到第二專長或是副業,確實很難在有老有小有房貸的壓力之下,安穩的工作到65歲領到勞退。在遍尋多本書後,我認為這一本《40歲,精采人生才開始》最能夠符合我目前的心境,雖然我覺得這本書的書名不比內容吸引人,《40歲,精采人生才開始》這本書的出發點會是在:「作者訪談了1萬多人後,匯集最多人後悔自己在40多歲的階段裡做錯選擇」這個概念下撰寫,或許可以減少身處於40多歲的我,減少未來回頭看可能會後悔的機會。
- Nov 08 Wed 2023 16:37
看電影-電影心得|NETFLIX 《沉默騙局》Pain Hustlers
- Oct 11 Wed 2023 15:03
看電影-電影心得|NETFLIX 《消失的她》
- Oct 05 Thu 2023 14:48
看電影-電影心得|NETFLIX 《一切始於一見鍾情》Love At First Sight
美好事物「得而復失」與「不曾擁有」,何者比較好?
—狄更斯《我們共同的朋友Our Mutual Friend》
- Sep 26 Tue 2023 14:49
《好讀冊》不懂帶人,你就自己做到死!:行為科學教你把身邊的腦殘變幹才
根據未來論壇(Future Forum)研究指出,有43%的中階主管表示他們「已經過勞」。這本書是我們公司總經理特別買來送給每一位主管的書,當然其中的用意就是希望我們能夠學會帶人,而不是自己做到死。
- Sep 21 Thu 2023 15:32
讀書心得《努力,但不費力》只做最重要的事,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本月閱讀書籍《努力,但不費力:只做最重要的事,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原文名稱:Effortless Make It Easier to Do What Matters Most。這本書,實際上這是我去年6月就閱讀完畢的書籍,但一直沒有時間寫讀書心得,因此這個月又再閱讀了一次,希望可以達成每月一書的讀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