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重要的3件事情:健康、財富、快樂。這幾個月因為顏面神經失調,我突然開始重視起「健康」,也學著把它放在第一順位。病痛折磨人的心智,特別是心靈脆弱的時候,人們對於任何可以逃脫痛苦的方式都願意嘗試,然而它背後相關的則是巨大的「利益」。對為金錢感到巨大壓力的人,往往不顧一切的願意為金錢做任何的付出,甚至是出賣靈魂,只為了生活下去,而抓緊了人們對財富的恐慌與貪婪的心態,成就了一場即將面臨倒閉的小藥廠,如何在一夕之間變成美股上市公司。這就是今天電影心得要分享的《沉默騙局》Pain Hustlers。
《沉默騙局》的原型取自於真實在美國發生的案件,故事的緣起是來自於Evan Hughes在《紐約時報雜誌》撰寫的調查文章,內容關於由億萬富翁John Kapoor創立的Insys公司,推廣類似鴉片會使人上癮的藥品Subsys,這是一種非常強效的止痛藥,最初用於治療「突破性」(breakthrough)癌症疼痛。而實際上,Subsys並不是一個特別的藥品,但非常有商業頭腦的Insys公司,將它包裝成舌下噴劑型,讓整個商品看起來更為高檔。
John Kapoor透過「研討會」的方式賄絡醫生,並讓藥局收取回扣,以及偽造數據以銷售更多止痛藥,甚至標榜著疼痛就是疼痛,將藥物販售給不是癌症患者的人,以致服藥過度高度成癮。(來源)
- 2017年John Kapoor被控犯有共謀電匯詐欺、共謀違反反回扣法等罪名。
- 2020年1月23日,他被判處5.5年監禁,後因 COVID-19 John Kapoor延遲入獄。
- 最終,John Kapoor被關押在Duluth FPC(最低安全級別的聯邦監獄營),服刑 2 年後於 2023 年 6 月獲釋。
- 2023 年 10 月《沉默騙局》在Netflix上映。
小說原著作者Evan Hughes表示:這是一家充滿創業精神的初創企業,他們擁有這樣一個驚心動魄的由貧困到富有的故事。我會用「令人震驚」來形容這個故事和電影 — 你可以說「令人震驚」有兩層意思。一方面,有瘋狂、超乎現實、混亂、有趣的「令人震驚」,但另一方面,這個故事本身也帶有道德上的憤慨 — 所有這些都發生了,所有這一切都發生在患者受到傷害的背景之下。(來源)
對我來看這部電影的主軸,應該會是著重在人性對貪婪的探討,一層一層的利益糾結,最後的吹哨者導致場面失控。
以下分隔線開始,進入電影劇情,害怕暴雷者可以先躲開囉!
貧窮 使人無所不能
女主角Liza是一位單親媽媽,獨自帶著10幾歲患有癲癇的女兒Phoebe住在朋友家的車庫。為了支撐整個家,她不得不在脫衣舞俱樂部工作,但事實上,她並不是一個很稱職的脫衣舞孃,對於這個工作,她只會了討生活。因為想要逃避舞台上同事的挑釁,她遇上了之後的美國隊長事業貴人Pete,一開頭她就表明了只是為了逃避舞台,才選擇接近Pete,又跟Pete開了一個小賭,如果她能夠猜中Pete的職業,就可以拿到一小筆美金,果不其然,Pete在一連串的小對賭中花了一筆錢,當然Pete也看出了Liza的天賦。
這讓我想起了中國的 縱橫家《鬼谷子》的說話技巧:萬事謀後再動,手法無形無影,讓對方無法察覺。也就是說,先讓對方對你放下戒心,再一步一步地讓對方落入你指引的圈套。如果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如果你接到一通電話,開頭就表明了「我是某某公司的電話行銷專員,我想要推薦你xxx商品」我想絕大部分的人,應該就毫無選念的拒絕;但如果這一通電話,開頭的方式是「(我沒有要販售你東西)我希望可以給你一個免費試用的機會」這樣的方式或許可以挽回一些直接被拒絕的機會。
為何要說「貧窮使人無所不能」呢?當時的Liza正處於人生的低谷,她的女兒Phoebe因癲癇需要開刀手術,自己又身無分文,被迫需要搬離寄住的車庫搬到廉價的motel,她想起Pete的給予的面試機會。Pete公司員工需要高學歷的知識份子,Liza卻是連高中都沒有畢業,看起來十分悲慘的履歷,被Pete修改成完美的學經歷,順利地入職。
然而入職後工作與Phoebe的病情兩頭燒,一筆訂單都沒達成,面對生活上的絕境,Liza只好放手一搏。Liza刻意在病人面前,責備醫生為何不給病人一個嘗試新藥的機會,讓病人自己來向醫生要求換藥,並評估醫生剛失婚,正需要釋放心理壓力的這個時刻,與Pete自掏腰包的辦了一場簡陋的「研討會」,陪喝酒吃飯唱歌,讓醫生可以有情緒上的出口。這是Liza的第一筆訂單,而她也嘗到了甜頭。
圖片來源:艾蜜莉布朗特(Emily Blunt)飾演的「Liza」,原型是同被列為被告的Sunrise Lee。
圖片來源:VIP Rachel's Palm Beach/Facebook
據真實事件,艾蜜莉布朗特飾演的Liza是同被列為被告的 Sunrise Lee,她原本是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瑞秋酒吧 (Rachel's) 的脫衣舞孃,她也是一位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當時她為一位常客 Alec Berkoff 跳舞,Alec Berkoff 是英西斯前銷售副總裁(電影中的Pete),並告訴她「舞者是最好的銷售人員。」幾週之後,她就成為Insys公司大西洋中部銷售經理,更迫使醫生開出危險劑量的止痛噴霧劑。
2020年她被判處一年零一天監禁,入獄大約八個月後出獄,目前從事安全科技銷售工作, Lee 也曾表示她覺得自己也是Insys高層的受害者,曾和 Berkoff 有過一段不穩定的戀情。(文字來源)
面臨「金錢利益」的誘惑,你的底線究竟在哪?
隨著生意的增加Liza也開始為公司招募新成員,她與Pete在意的不是應徵者的學經歷,而是是否有足夠的「潛力」成為公司的超級業務,也因此成功錄取的成員,包含了選美皇后、有經濟困難的單親媽媽、有濫交問題的醫生兒子、愛錢的Liza母親...等,因為同樣背景的Liza知道,這些人會為了抽取業務抽成無所不用其極的推銷自家的商品。Liza教育這群超級業務,把醫生當作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客戶,不論是遛狗、接機、按摩,或是提供性愛服務,無一不馬虎,甚至將「研討會」拉到脫衣舞酒吧中舉辦,一家默默無名瀕臨破產的藥廠,也因此在短短的時間內搶進市占,直至股票掛牌上市。
Liza一直知道自己遊走在法律與道德的邊緣,而擁有巨大利益的業務抽成,讓這群渴望金錢的超級業務、醫生們紛紛失去底線,類鴉片的止痛仙丹讓病人們大排長龍的在診所前排隊領藥就像是染上毒癮,診所的生意也蒸蒸日上。反之,藥物依賴也讓原本身體就脆弱的病人們的病情雪上加霜,甚至連Liza認識的鄰居,也因為用藥過度而過世。
從一無所有的脫衣舞孃到擁有豪宅的藥廠業務總監,Liza沉溺在酒醉金迷的世界裡,越發不踏實。直到她意識到這一切開始走向脫序與瘋狂。
圖片來源:劇照
勇敢的吹哨者:沒有理由為自己不需要的事物,賭上自己擁有不可或缺的事物
隨著公司的上市,幕後金主Dr. Nathan Lydell行為越發詭異,他禁止公司員工在新搬入的辦公室穿著鞋子。面對龐大的利益與越來越失控的猛爆性公司成長,身為金主的Dr. Nathan Lydell默許這樣的不道德的商業行為,同時也利用嚴密隱私的控管,讓自己可以在事件爆發之後全身而退,高層間也開始互相猜忌,擔心總有一天會有吹哨者出現。
當「癌症用藥」的市場趨近於頂點,公司開始像業務們宣導「Pain is Pain」痛即是痛,向外宣稱疼痛應該等同看待,而非因為癌症才需要這樣的藥物。Liza經歷過鄰居的死亡,原本的她單純的想提供有效的疼痛藥物給癌症病患,而公司卻讓這樣的藥物提供給一般病人,這違反了自己的道德理念。壓垮她對公司老闆信任的最後一根稻草則是:女兒Phoebe需要一筆錢來開刀,她詢問了老闆Dr. Nathan Lydell,說明希望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讓出股票,但老闆確說「痛苦更能激發前進的力量」。
看似飛黃騰達的事業,華麗的衣著與名車,事實上是她一無所有,並被一家公司所控制且無力反抗。最後Liza選擇當汙點證人,並將自己所獲得的資訊提供給調查單位,首當其衝的是提拔她的Pete。(她與Pete的關係在故事中很隱諱,主要是一個派對酒後的場景,Pete想與她發生關係,但被Liza拒絕,而現實是Liza的原型人物Sunrise Lee則與提拔她的主管有一段不穩定的感情。)當高層主管一一被定罪,公司幕後的金主則可以偽裝成一個無辜不知道高層在搞什麼花招的老人,而其中的轉折點則是Liza的媽媽與金主老闆有過一段一夜情,她寫了一封要求收賄的費用,並獲得金主老闆的同意,這封信件被作為起訴的證據。
最終Liza獲得了應有的刑責,而她也領著旗下的超級業務開啟了另一個事業,一個良心不被蒙蔽的事業。
電影海報上的標語:
「Your pain is his payday.」(你痛苦,他賺錢)「She deals your pain.」(她販賣的是你的痛苦)
最後心得總結:一切始於對金錢的貪得無厭,以及一種供需關係
我認為這部電影的重點包括:
- 善用人性的說話技巧:故事裡最精彩的莫過於Liza如何洞察人心,讓銷售技巧推高到最高點,對每一個人的需求與渴望徹底的分析。如,她知道怎麼樣找到不擇手段的銷售專家,她知道這些醫生到底真正要的是什麼,針對每個人客製化說服的技巧。
- 錢不是無所不能,但是沒有錢萬萬不能。當Liza擁有了金錢,讓她反思的是她竟踏在病人身上獲得這些利益,這對身為貧苦出身的她有道德上的衝突,而她也知道在真正的富人眼中,她只是一個獲得財富的棋子,最終她也會為此而犧牲。
- 與其說是一個「騙局」,我認為這一切始於利益交換,劇中推銷員獲得了分潤、醫生獲得了回扣、病人獲得了止痛藥(雖然有成癮的後果),就底層邏輯上,每一方都獲得了利益,而相違背的就是那背後的「道德」問題。
與其將這部片當作是詐騙電影,我認為它比較像是去破解人性的貪,一切都是被金錢給鼓舞,像是一個直銷大會的現場。而真實人生,我倒是很懷疑Liza真的是為了「道德」而反撲,或是為了避免自己被法律咎責而選擇當一個吹哨者?最終的現實,金主老闆也是只有被關2年就出獄了,這就是現實,跟所有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一樣。